認識生死學(第二版):生死有涯
Encounters with Life and Death

認識生死學(第二版)

書號: A3410A
ISBN: 9789862982983
出版年月: 2019/09
作者: 曾煥棠◎著
定價: NT$450元
出版者: 揚智文化
類別: 教科書
裝訂: 平裝
開本: 18開
頁數: 384頁
CIP: 197
EAN: 9789862982983
庫存:
系列別: 生命、死亡教育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係作者根據十多年講授生死學的經驗,內容取材國內外兼具,資料保持即時更新,加上深入淺出的編排,是能夠呈現台灣生死教育發展的一本教科書。主要的單元是結合以往醫學、宗教、社會、心理與倫理的整合觀點之外,特別增列一些和生活實務有關的主題,例如,生命意義的追尋、喪葬服務、死亡關注等,為的是讓社會中的每個人更能夠擁有「生命與死亡的尊嚴」。每單元除了列舉問題與討論之外,並提供相關網站幫助教學。

第二版的主題有四:省思死亡、失落悲傷、安寧療護、死亡關注。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希望在「生死一線牽」的前提下,每一個人能夠去思索:我的生死觀是什麼?我期望在這個領域中得到什麼?或者改變什麼想法?我害怕看見死亡嗎?若是,又是爲什麼?未來我是否可以和別人談論死亡話題?


章節目錄:
〈二版序〉生死有涯 i

CH1 死亡教育 1
一、死亡教育的緣起 2
二、何謂死亡教育? 2
三、一般人研習生死議題學科的因素 3
四、死亡教育發展與現況 4
五、生死學教學目標 9
六、生死學教學方法 11

CH2 死亡對社會產生的衝擊 21
一、在家中談論死亡話題是一種禁忌 22
二、悲傷 23
三、長期照護 24
四、瀕死前的準備社會化 25
五、安寧照護 25
六、自殺 27
七、愛滋病防治 28
八、廢除死刑 29
九、生命意義追尋的社會運動 30

CH3 生命長短調 37
一、生命、死亡知多少? 38
二、影響生命長短的因素 39
三、「計算壽命」教學活動 47

CH4 超越死亡 53
一、本土文化的生死觀 54
二、儒家 55
三、道家 56
四、佛陀信仰 57
五、道教 59
六、基督信仰 60
七、原住民的宗教信仰 62
八、一般民間信仰 62
九、新興宗教:天帝教 65
十、伊斯蘭教(回教)的生死觀 66

CH5 別闖陰陽界 73
一、死亡禁忌在哪裡? 74
二、台灣的喪葬禮俗種類 75
三、新時代的喪葬 88

CH6 生死大事 95
一、死亡及瀕死的定義 97
二、生與死的各面關係 99
三、探討新死亡之定義 101
四、臨死覺知 102
五、沒有死亡的世界 103
六、死亡的社會議題 104
七、瀕死經驗的現象 108

CH7 失落與喪親之痛 117
一、認識各種形式的失落 118
二、悲傷的身心靈反應 120
三、認識各種形式的悲傷 121
四、瀕死者的失落與需求 122
五、悲傷者的失落 123
六、悲傷的意義建構 124
七、悲傷的健康的觀點 125
八、悲傷權利被剝奪的現象 126
九、悲傷治療與意義重建 126
十、關懷喪親者的原則 128

CH8 長壽俱樂部─高齡化社會的需求 133
一、台灣的老年潮來了 134
二、高齡化社會的需求 138
三、結語 147

CH9 自殺議題與防治 149
一、自殺問題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及盛行情形 151
二、自殺的定義 152
三、自殺的社會現象分析 153
四、宗教對自殺的看法 154
五、台灣地區自殺現況探討 156
六、自殺原因 158
七、自殺的過程 160
八、自殺迷思 161
九、自殺的防治 162
十、自殺的處理 171
十一、自殺者的評估與治療 172
十二、結語 173

CH10 臨終關懷 175
一、HOSPICE 177
二、台灣安寧療護的現況 180
三、安寧療護的臨終關懷 181
四、臨終陪伴 184
五、緩和醫療vs.安寧療護 185
六、安寧療護的理念與原則 188
七、對以階段為取向照護模式的批判 191

CH11 生命回顧之旅 195
一、生命回顧的內涵 196
二、生命回顧的功能 197
三、生命回顧的活動 201
四、其他的生命回顧運用技巧 207
五、結語 208

CH12 追尋生命意義 211
一、生命的意義 213
二、生命意義的尋找 218
三、誰在探索生命意義 220
四、對生命意義的見解 222
五、死亡對生命意義的啟發 227
六、如何展現自己的生命意義 229
七、生命意義的尋求是每個人一生的課題 231

CH13 幽谷伴行─協助哀悼 233
一、如何與癌末病人談死亡 234
二、病人對病情的認知 235
三、病情告知指南 235
四、病人得知病情後可能有的情緒反應 238
五、陪伴者的悲傷因應 239
六、寧靜地走完最後階段 240
七、如何為瀕死的父母預備 241
八、認識臨終關懷的重要名詞 245

CH14 死亡概念與發展 249
一、發展階段的死亡概念理論 250
二、影響兒童死亡認知與生死態度的因素 255
三、面對不同情況之死亡遭遇的感受與反應 257
四、協助發展階段中青少年面對死亡 262
五、與死亡情境相關書籍之介紹 263

CH15 一死值千金 269
一、為何要有喪葬禮儀? 270
二、殯葬從業人員對生死關懷應有的認識與作為 271
三、生死教育對喪葬的訴求 272
四、民眾對殯葬的認知與需求 273
五、消費者的意識抬頭 274
六、台灣殯葬業者的角色與功能 275
七、殯葬禮儀師的由來與發展 276
八、殯葬禮儀師的職責 276
九、台灣現行喪葬服務教育與考照 278
十、國外喪葬服務教育的現況與發展 282
十一、殯葬教育政策認知與期待 283

CH16 生命發展階段的死亡關注 291
一、嬰兒期(0~1歲)的死亡關注 294
二、兒童期(1~14歲)的死亡關注 296
三、青春期(15~24歲)的死亡關注 301
四、成人期的死亡關注 305
五、老年期的死亡關注 312

CH17 生命最後規劃 319
一、何謂生命的最後規劃? 321
二、生命最後規劃的由來 322
三、認識生前預囑 329
四、遺囑的相關知識 332
五、生前預囑撰寫簡表 335

附錄一 教學觀摩 339
附錄二 病人自主權利法 345
參考文獻 351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23740533
地址:222 新北市深坑區北深路3段258號8樓
電話:886-2-8662-6826(代表號)、886-2-2664-7780
傳真:886-2-2664-7633
網址:http://www.ycrc.com.tw、E-Mail:service@ycrc.com.tw
©版權所有: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