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的認同政治

書評曾建元

 

 

孟樊,本名陳俊榮,早年即活躍、成名於台灣文化界,兼有政治學者、詩人、評論家、出版人等多重身分,在文學創作者的感性形象之外,其冷靜、縝密的析理筆觸,以及富於開創性的編輯出版規劃,亦教人印象深刻。他在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的碩士論文《第四屆大法官會議之研究》(後改寫為《大法官會議研究》出版)係以政治學之系統研究途徑研究台灣憲法解釋制度及其決策模式和風格,曾獲中國憲法學會的獎勵,是研究台灣憲政與司法制度的一本重要著作;他的《當代台灣新詩理論》,是台灣第一本以西方當代文學批評理論考察台灣新詩及其批評理論的系統性專著,後現代主義適為該書所探討的重要主題之一,而他的文化評論集《台灣文學輕批評》,更見他對於文學批評理論的揮灑自如。孟樊主持中國時報系「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時,以策劃出版的馬克思《資本論》衝破冷戰時期的文化與政治禁忌,迎向台灣民主化初期大學校園的新馬克思主義思想騷動,乃為當年台灣文化界與出版界的盛事。近年他為揚智出版公司主編的「文化手邊冊」和「當代大師」叢書,以手冊型的小開本形式和深入淺出、言簡意賅的文字介紹文化新知和西方思潮,使知識大眾化,更是出版企劃上的佳作,他以涉身出版的長年經驗所寫就的《台灣出版文化讀本》一書,亦為認識台灣出版界現狀的必讀入門著作。

  孟樊以其敏銳洞明的文化觀察力,很早便看到後現代思潮的湧動,他在《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和其他評論文集裡,即夾敘夾議引介了許多後現代主義的觀點,同時也在主編的叢書中邀請學者撰寫了許多相關的論著,他與大陸浙江師範大學政法系教授鄭祥福合編的《後現代學科與理論》一書,更全面且具體而微地對於後現代理論在各個學科領域裡的發展予以評述,而在經過多年的涉獵與鑽研後
,孟樊結合其政治學與後現代主義思潮研究上的興趣和心得,終於在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以《後現代的認同政治》此一堂皇鉅著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現則獲聘為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暨未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孟樊所關注的「後現代」指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有什麼重要性?首先,後現代指的是質疑或否定現代的進步與理性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或心境,不過接下來對於後現代背景知識較為不足的讀者而言,本書較大的缺憾則是作者未對理解後現代性所必要的前提——現代性給予完整的概念陳述,並且就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特徵差異做出比較,因而令人無從體會何以後現代是現代的否定或補充。以筆者的粗略瞭解,現代性的發展動力,直言之,就是合理性化(rationalization),而合理性化的意義,則是實現以形式合理性為邏輯判斷基準的社會集體行動及其結果。所謂的形式合理性,可歸結為手段和程序的可計算性,無疑地,這乃植基於控制變數和擴大收益的功利性考量,而合理性化的普遍性涵義正首先體現在商品交換的功利性戰略行為當中。知識的合理性化促成科學技術的進步,進而改變了商品生產的社會關係以及相應的政治制度,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運作的深層社會心理機制,乃深藏在形式合理性的邏輯當中。

  形式合理性是工具性的合理性,可以為任何實質的價值目的服務,多元主義的民主政治和集體主義的極權政治,都是現代社會形式合理性邏輯的產物,民主政治尊重個人或利益團體為自我功利性計算的權利,但形式上的自由,卻往往因為既有社會權力和資源佔有多寡的不同,使權力或利益交換的結果成為不平等分配狀態的延續甚至擴大,且另一方面,合理性化也反映在政治決策的專業化和科學化,民選公職的決策權力和掌握情報和執行流程的專業官僚科層之間,總是存在著緊張關係;此外,極權政治則相信歷史發展規律既已在邏輯的演繹論證過程當中得到驗證,那麼,由掌握歷史發展規律的領導菁英為人民規劃社會生活的藍圖,對社會資源做最為合理公平的配置,將可為人民帶來真正的幸福,但是,如何確保統治菁英的作為不會因為判斷和計算的偏差,而導致資源的錯置,帶來更大的災難,則是極權政治難以克服的問題。不論如何,現代政治由於沈溺在進步與理性的幻覺裡,乃在不知不覺當中,以不同方式造就了具有階級化、集權化和官僚化傾向的國家機器,從而不難想像地,弱勢者的政治需求必然最有可能在多數決定的迷思中被忽略或犧牲、取代掉的。

  現代主義的政治學,係以權力作為學科研究合理性化活動的中心課題,權力運作與分配的制度場域、權力遊戲的規則、權力者的行為模式,無不是其所關注的對象。在此同時,面對階級化、集權化和官僚化傾向的現代政治,弱勢者則不斷嘗試突破所謂多數民意、主流價值、歷史規律的意識型態和權力網羅,以爭取到自身的發言空間和權益,這是現代政治發展到極致的必然反彈現象,六零年代全球性的學生運動和新社會運動,宣告反抗現代性西方文化傳統的後現代時代的降臨,而隨著資訊和科學技術的膨脹氾濫,弱勢族群甚至個人挑戰專業組織和國家機器宰制的能力不斷獲得提升,使他們得以追求思想和生活上的最大自由,並且在政治權力的場域上,能透過游擊性和遊戲性的反抗策略行動爭取政治定位的承認與法律權益的保障。這些反抗策略行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構連(articulate)基於相抗性意識型態的論述,以證成自身主張的正當性,另一則是凸顯現代性缺陷的宣傳或抗議行動,以說服人心,其目的則無不在挑戰或顛覆人們對於現代性習以為常的觀點。後現代政治所表現出來的現象特徵,就是「反」,不僅反抗啟蒙以來的大歷史理論(敘事),也反抗集權化的公共秩序。一九九零年代世界冷戰結構崩毀,後現代的政治現象也隨著充塞向強權遺留下的全球權力空間。

  由於社會的多元發展,自然會形成不同社會利益與價值間的競爭與衝突,而儘管國家仍是最主要的權力中心,但是在國家權力不及的地方,強勢者剝削弱勢者的權力作用依舊存在,個人在其生活領域面對無所不在的權力關係及其殊異的型態,如果還要保有主體性,則就是要在強調與其他個人或團體的差異的同時,還能有效凝聚處境相同的其他個人形成社會團體以集結行動,換言之,在他們之間,乃必須建立起共同的行動目標,使彼此間有著利害與共、相濡以沫的歸屬感與一體感,孟樊在書中便寫道:「當認同本身不是與生俱來唾手可得,而在建構的過程中(由想像產生認同並出以敘事的形式),須採取行動以便掌握權力(支配或反支配),為自身覓得一適切的位置,那麼此時認同政治便出現了」。

  認同政治的場域不一定在國家,因為權力是無所不在的,但最後還是脫離不了國家,因為國家仍是最高的政治權威所在。傳統政治學的焦點在國家及其權力關係,後現代政治學的視野則進一步延伸到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權力作用,而且是以意識到自身權力處境的個人和團體為出發者。孟樊指出,為了區別政治與非政治的領域、避免「到處都是政治」的尷尬,後現代政治的主題不妨限縮在認同政治,看特定的認同如何被建構,進而如何形成具有自我解放意識的獨立文化,以對抗權力、爭取自由,實現激進民主的目標。職是之故,後現代政治現象不在替代現代政治,反而用在補充與豐富現代公民政治的景觀,同樣地,筆者也不認為後現代政治學可以完全改寫傳統政治學關於政治與權力的基本定義,但卻可以讓我們更認清楚權力在所謂微觀政治/個人生活領域當中的作用。

  其實,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問題,在政治學的利益團體和社會學的社會運動的有關討論中,便早可以找到蛛絲馬跡,但後現代政治學則更注意到特定團體或個人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工具或者表現形式表達其訴求的正當性,小說、新詩、電影等文化產品,都是可供利用的表現形式,這也就將認同政治問題導向文化政治,但歸根究底,以認同政治型態進行的新舊社會運動或政治抗爭,如果不能夠在制度和法律的層次得到戰果,終究還是虛無的情緒發洩,不會根本地影響及社會關係的檢討與調整。

  台灣的國家認同問題是主要的社會與政治分歧所在,這直接連結著國家權力由誰行使的問題,也和維持中國象徵性的國家機構的資源配置有關,但是除了這個問題之外,台灣還有許多認同政治問題,如族群認同、性別認同、環境保護與鄉土認同、青少年世代認同、職業認同等等問題,孟樊在此時此地提出有關的著作,毋寧可稱得上是一本後現代認同政治學的方法論教程,而教人期待他能本此基礎對於台灣的各項認同政治個案有著更為深入的分析。

  筆者謹就本書著墨較少的現代與後現代政治現象的差異提出一點淺見。不過,就整體而言,本書對後現代的認同與認同的類型所做的全面的耙梳,恐怕乃是中文世界裡第一部出自本地學者親撰的專門學術著作,對於後現代有興趣的讀者們,不妨將之當成一本教科書。


民國九十年九月十四日凌晨四時
台北市復興北路354號2樓

(本書評由曾建元撰寫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秋季出版授權提供)